克服地球重力的束缚,实现更加自由地飞行,是人类整合外星科技最重要的收获--科幻电影《地球反击战2》开篇如是说。故事在由此搭建的科技背景中展开,“飞行”成为两次外星人入侵20年间地球文明进步的标志。
可见,飞行对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而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手中的照相机插上了翅膀,飞到空中去了。无人机技术正在对摄影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意味着个体的一次进化,也是行业面临的一次整合。
2016年,新华社成立了“天空之眼”无人机队。经过正规培训,首期35名摄影记者取得了无人机“机长”的资质。2017年,无人机培训将覆盖全体新华社摄影记者。无人机的“天空视角”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闻报道当中。从本期起,我们将邀请部分“机长”进行访谈,分享来自天空的精彩。
(注:2016年及以前的无人机驾驶资质,设有“机长”和“驾驶员”两个级别。2017年以后,按照新规,无人机资质将分为视距内驾驶员和超视距驾驶员,不再使用“机长”的称呼。本栏目的访谈将围绕新华社首批35位“机长”展开,但不限于“机长”。)
王建华
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无人机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问:如果去采访突发事件,相机和无人机只能带一样,你怎么选?
这要看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如果二选一,相机还是第一位的。不过退一步讲,现在手机 无人机也可以完成很多突发事件报道了。
问:未来的新闻图片中,无人机拍摄的比例会超过相机吗?
这里的照相机包括手机么?如果仅是从航拍的角度,是不可能的。但是无人机的功能和视角,不止于航拍,它在图像采集方面有巨大的潜力,未来肯定会部分地替代传统照相机的作用。
问:无人机拍摄是否应该成为所有摄影记者必备的技能?
只有在理智,而不是跟风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才会是正确的选择。掌握无人机会让摄影记者在竞争中获得某一方面的优势;不掌握无人机,摄影记者也可以在其它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问:随着政府对无人机管控的加强,航拍的巅峰时期是否已经过去?
无人机的管控,应当是让一个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走向健康发展;管控不等于禁飞,而是让无人机既能飞得起来,又能飞得有规矩。当天空中只有莱特兄弟的飞机的时候,是不需要航空法的,但是民用航空的繁荣就必须有通用的法规适应。无人机航拍的技术空间仍然很大,无人机摄影的巅峰还在未来。
摆脱地球引力的照相机
作者:王建华
说起航拍,曾经是一个“高门槛”的摄影领域。十八年前,新华社发起过一次“空中看祖国”的大型航拍纪实摄影活动。我对于参与那次航拍的老记者,一直怀有一种英雄般的崇敬之情。为了保证拍摄效果,他们乘坐的直升机通常是不关闭舱门的,要把身子用安全绳索固定好,然后探出机舱俯拍。那时候,航拍是一项成本高、协作复杂、投入巨大的项目,非一般人可及。
现在,消费级无人机的崛起,改变了这一切。大疆注定将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它选择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用工业级的生产线取代了diy,把“飞行”的操作变成普通人的日常。大疆2010年的产值大约是人民币300万,2016年超过70亿。而在大疆的身后,还有不少追赶者的身影。
从此,“精灵”飞入万千百姓家。
有人把2015年总结为消费级无人机的元年;而在2016年,无人机让新闻摄影向前成功地跳了一格。
一 “天空之眼”进行时
2016年国庆前夕,新华社“天空之眼”瞰祖国系列报道首站在天津起飞。年轻的新华社记者操作无人机,踏上一次航拍的致敬之旅。
从2013年起步,到2016年建成新华社“天空之眼”无人机队,国家摄影队的空中力量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已经形成一支由30余名“机长”领衔,100余架无人机和近200名“记者飞手”组成的专业化无人机新闻报道队伍,并且通过各个分社辐射全国。
无人机的“天空视角”,正在出现在各个新闻现场。
在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的报道中,天津分社记者岳月伟是最早使用无人机对现场进行航拍的摄影记者之一。他说,无人机在这次采访中发挥了“地面部队”无法替代的作用。当时现场情况不明,浓烟遮蔽了视线,夹杂着刺鼻的气味,无人机可以更接近爆炸的中心点。他还说,无人机传回的图像,不仅用于新闻报道,也为当时的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2016年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多地的抗洪报道中,无人机发挥了更为广泛的作用。7月14日,湖北牛山湖破垸分洪,湖北分社记者程敏用无人机拍摄了爆破作业的壮观场面。为了报道这一事件,当时有20余家媒体的无人机升空拍摄,爆破引发强大的冲击波还造成一些无人机失联。湖南分社李尕用无人机航拍的《众志成城,保卫家园》,被《中国摄影报》选作头版的大幅公益照片,无人机同样不缺少人文关怀的视角。
相对于突发事件和特写新闻,重大报道中无人机的应用无疑面临更为严格的管控。在g20杭州峰会的报道当中,“天空之眼”无人机队记者对峰会主场馆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及附近地标建筑进行了航拍摄影报道。通过“申报飞行”,新华社摄影部成功地在重大事件题材报道中引入无人机航拍技术,实现无人机重大报道的“第一飞”。
2017年,“天空之眼”无人机队再次成功执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配合航拍。整个航拍的过程,通过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栏目和海媒平台进行直播,推出“一带一路”无人机融合报道三部曲,综合点击量近2000万。其中第二部《新华动媒:雁栖美境》点击量三天超过1000万。
二 摄影记者的进化
无人机一经与新闻摄影结合,再次激发了摄影记者的创作热情,成为摄影记者应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重新挖掘自身价值的有力武器。
摄影记者使用无人机航拍,既是“职业需要”,也是“业务本能”,便携型无人机已经成为摄影记者的一支“常用镜头”。在g20、博鳌论坛、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大型报道中;在江西丰城电厂事故、南方洪灾、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等突发事件中; 在“扶贫攻坚”、“四季美丽生态”、“天空之眼瞰祖国”等系列策划中,记者都熟练地运用无人机,题材涉及在经济、科技、文化、扶贫、社会、体育等领域。2016年,无人机为通稿线路提供照片近2000张。
新华社摄影记者还把无人机带到了“海外”。以色列、南非、肯尼亚、美国等作为驻外试点,摄影记者多次运用无人机进行新闻摄影报道。
无人机航拍,核心技术一是“航”,二是“拍”。“航”涉及飞控、航空气象、相关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知识。坦白地说,现在消费级的无人机操作门槛并不高,有的人看看说明书就去户外飞了。但我认为,应该把无人机航拍(新闻摄影)作为一门严肃的学科(专业)来对待,记者在执行航拍任务前应该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培训。
经过两年的努力,新华社对专职摄影记者基本上实现无人机专业培训的全覆盖。我们把培训“取证”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取证”培训,让摄影记者真正科学地掌握无人机航拍技术,在专业上达标,在操作中把可能遇到的“意外”和风险降到最低。
无人机的航拍逐渐走向规范化管理也是必由之路。无人机的管理应该对“娱乐”的飞行和有任务的飞行,比如新闻报道,加以区分。《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运行暂行规定》等行业法规,为占据了国内民用无人机大半江山的轻小型无人机监管提供了“交通规则”。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作为有影响的行业组织,率先发布了第一个“无人机新闻摄影行为自律”倡议书。
自律和他律,是摄影记者无人机进化之路上的两条边界。技术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让它经常晴空万里。
三 第一个摄影机器人
“如果把无人机当做航模来看,它是一个夕阳行业;如果把它当做一个机器人技术来看,它又是一个非常早期的行业,还在技术的爬坡期,这个时候谁的技术领先,谁就有主动权。”这是大疆的一位高层曾经对媒体说过的一段话。
如此,那些把无人机仅仅看作一个航拍工具的人,未免“小觑”了它。无人机是一个成功地把摄影技术、飞控技术和人工智能紧密结合的案例。它可以拍照,可以根据电脑设计的航线飞行,可以“跟踪”拍摄设定的主体,还能“聪明”地躲避障碍物。通过无人机,“人工智能”第一次在新闻摄影领域实现成熟的、规模化的应用。
无人机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个机器人。
从去年年底,大疆宣布旗下产品支持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直播。这就意味着无人机的空中画面可以实时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无人机还在和vr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人们在地面就可以感受空中视角。现在用后期拼接合成的全景图,在无人机摄影圈很流行。而在淘宝上,一家规模不大的无人机企业正在对一款可以一键生成720度全景图像的新产品进行预售。在“自拍”领域,无人机更是无“机”能及,它不用杆,不用手,会“看”脸,能“跟”飞,招手即拍。
新的技术给了新闻摄影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们正处在无人机和新闻摄影合体的节点上。发挥无人机在航拍方面的视角优势,还只是这个“合体”的第一步,而且是最初级的一步。在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流中,无人机无疑是先进新闻生产力的代表。谁能够把无人机的技术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才是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马云先生说过,对于一个新事物,我们先是容易看不见;等看见了,又会看不起;看得起了,又看不懂;等看懂了,一切也就晚了。无人机已经为摄影记者插上了隐形的翅膀。无人机摄影将会进化,会升级,还会“联”接。或许这个“联”,才是无人机与媒体结合真正的机遇。这个“联”可能是空中与地面的实时联接;可能是空中无人机群的联接;可能是受众与社交的联接;可能是一个更广域的无人机资源的联接……
在一份关于无人机市场数百亿的研究报告里,无人机传播显得还十分幼小,差不多相当于一粒种子。但我们相信,就像手机摄影催生了instagram一样,硬件的革命肯定会催生新的媒体形态。无人机这粒种子已经种在传播的土壤里,它让摄影记者的照相机第一次摆脱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它还将助力新闻摄影向全新的维度开拓。
(2017.7.5 于北京)
责任编辑:孙先进 sn216
聚焦
- ·
- ·
- ·
- ·